转眼时间来到了年。
英子的爸爸因吐血(肺结核病)医院。他酷爱花草,家里的夹竹桃和石榴每年都被打理得仅仅有条。可今年夹竹桃的枝子散散落落很不像样,石榴树结的小石榴掉了好多……
13岁的英子小学要毕业了,英子带着医院探望住院的爸爸。父女二人看着成绩单回想一年级时英子因想逃学被打的趣事儿。已经开始懂事的英子满眼含泪看着父亲……
同年,英子的爸爸最终还是离去了。从遥远的台湾小岛而来的林先生最后尘归于北平的台湾义地。
爸爸的离去也意味着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家庭也无法再支撑起雇佣下人的费用,和英子一家相处多年的宋妈,那个没了一双儿女的宋妈也不得不和坐在驴背上和他的男人回乡下老家。
本书开头序的作者邦媛教授写道:爸爸病故,英子的童年随之结束,她的旁观者身份也至此结束,在13岁的年纪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该负的责任。人生的段落切割得如此仓促。
13岁的林英子对自己默念:
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
人生如同大戏散场,剩下的只有不断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