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新咏王璐花前低吟唱诗心也染香

花前低吟唱诗心也染香

——读《百花新咏》随感

王璐

花乃天地至美,诗属文艺至善。自古歌诗多咏花。花有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似人,“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赞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惜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春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冬有“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正如《尚书·虞书·舜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咏花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一席,可谓蔚为大观。

张双柱先生主编的今人所作旧体诗集《百花新咏》,在众人翘首期盼下,千呼万唤始出来,我拿到手时,距定稿已有两年,如佳人赴约,姗姗来迟。张先生是芜湖文化界的名人,网名老卡,芜湖圈内人称卡师,出版过写魏征、林冲的两部长篇历史小说,尤以古诗词著称,也是我还没办拜师酒的师傅。读书做人,言传身教,用心良苦,常常令我汗颜。至今没拿出像样的诗词作品,自觉羞愧难当。这次赠书与我,还是放在作者一起的,惶恐更甚。

“一年词、三年诗,一首古风一辈子。”学古诗词,从对联起步,填词到作诗。不合乐者为诗,合乐者为词,“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 词话》)。诗题材上侧重*治、民生大事,词多写儿女情长、相思离别。咏花视内容和语言风格,可诗可词。

本书正文分上下篇“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和“本书征得其他花卉”,另有附录含作品索引、作者索引(包括作者简介、作品页码等),共收录海内外位诗友诗词作品首,所咏花卉达余种。是当今文坛诗友吟咏百花诗词集大成者。

作为本书主编、芜湖四言八句 ,卡师本人有八首诗、四首词被收录。其中,绝句《梅十章(录一)》“纵是瑶台 枝,芳心亦恋女儿私。若非身许寒冬雪,肯放春风逐柳丝。”已被各位诗家肯定并反复吟唱,其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的梅花,情深义重、春心几许的小儿女情态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炉火纯青的诗艺,有情有景、有人物有故事,可庄可谐,诗语婉约清丽,信手拈来、不事雕琢,是卡师诗词的主要特点。如写桂子风中飘零的五律诗《桂华曲》:“今秋多久雨?困顿懒伸张。忽报天开笑,俄惊帽透香。云翻徒委婉,风动满橙*。恨不将零落,罗来酿小康。”对仗自然贴切,语言风趣诙谐,有浑然天成、妙手偶得之感。

再说说省内另一位诗词高手。李睿,博士学历,安徽大学副教授,恩师魏青平老师次女。她的诗文因为魏老师的关系,接触得较早了。总体感觉是,学者型、西昆体,词藻华美,典故云集。《百花新咏》共收录其诗四首、词九首。个人偏爱其七绝诗《垂丝海棠》中的“宜风宜月芳筵盛,报答阳和别有情”句,一树繁花,怎会无关风月,定是妖媚多情,想象驰骋、情调别致。还有词作《眼儿媚·木芙蓉》末句:“依依想见,故园烟雨,秋水婵娟。”也是画面意境绝美,余味悠长。

我国自有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以来,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开始,赏花、吟花一直是文人墨客引以为风雅之事,长盛不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举国上下还进行了一次评选国花的活动, ,牡丹和梅花并列 。诗花同框,实乃一大 美事。正如徐子芳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述:“一花一世界,一字见情怀。绽放千家梦,芳心细细裁。”相信师傅和所有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编纂此书,不止是在诗中歌咏自己心仪的花卉,也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福吧!

作者:海棠依旧,原名王璐,就职于中国邮*储蓄银行安徽省南陵县支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以创作散文、诗歌为主。

我在月光下等你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beyond.com/afhpz/348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