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它妥妥地美成了色香味俱全的假花花

鸡蛋花: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蛋花属Plumeria多年生落叶小乔木

学名:PlumeriarubraAcutifolia

别名:缅栀、三色鸡蛋花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初闻其名,便被勾起食欲。

隔屏看花,与鸡蛋一模一样的配色解开名字由来的谜题.

大自然的奇妙,总能不断带给我们惊喜。

很遗憾,至今仍未有缘有幸见到真花,只能对着图片垂涎三尺。

据说在曼谷、马尼拉、吉隆坡、巴厘岛等度假胜地的大街小巷,一年四季盛开着鸡蛋花。

鸡蛋花成了这些地方的标志和象征,鸡蛋花如影随形。

走在街上,街道两旁的行道树上挂着鸡蛋花,走着走着,一朵花砰然落地,或恰好落肩头或头上,因为质地厚,花朵大,所以很容易感知它落下来的重量,不像樱花、杏花花瓣轻薄,让人浑然不觉。

走累了,回到酒店,一开房间门,洁白的床单上鸡蛋花摆成的心正等着向你表白。

去洗个澡吧,打开浴室门,浴缸的水里也漂浮着鸡蛋花,让洗澡瞬间也成了一件有仪式感且很诗意的事。

你还可以在美丽姑娘的发间或鬓边看见鸡蛋花或鸡蛋花花环,沙滩裙随风飞扬,鸡蛋花平添了女儿家的娇俏妩媚。

冷饮店或咖啡店的杯沿上也常常挂着一朵明亮的鸡蛋花,一小杯饮品就这么生动起来,所谓活色生香,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

鸡蛋花有很多园艺品种,但最常见的是那种洁白硕大、花瓣轮叠排列的与鸡蛋配色最吻合的鸡蛋花——钝叶鸡蛋花。

钝叶鸡蛋花的叶片,先端钝圆,叶脉平行而整齐。

它的叶片含有丰沛的牛奶般的汁液,这一点与大多数植物明显不同,有点儿多肉植物的感觉,虽然谈不上肥厚,但多汁,当然,多汁方面也不敢和多肉论多下。

如果你足够细心,一定会发现鸡蛋花没有花蕊,其实,并不是没有,只是退化了,藏得比较深,剖开花瓣就会在花冠管的基部发现花蕊的存在。

用进废退,这是因为鸡蛋花的枝条比较强悍,即使折断了丢在地上,也不会死去,还能继续生长,所以常常用枝插来繁殖,这使得有性繁殖慢慢就退化了,所以鸡蛋花很少结种子,不过,它的种子也极有特点,像是一个倒V挂在树上,喊着“耶”宣布自己成功生娃。

鸡蛋花的香气远比鸡蛋好闻,它的香气有丰富的层次,一朵花会带给你不同的想象和体验,柑橘、栀子、茉莉仿佛都藏在共中,但不会混沌,清新淡雅,甜而不腻。

鸡蛋花在热带地区不落叶,四季有花,所以,这些幸福的城市几乎每一天都沐浴在鸡蛋花的香气里,它似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地深入人们的呼吸与生活。

鸡蛋花从清朝开始就由荷兰人传入台湾,当时的台湾,家家户户都栽种鸡蛋花。“青葱大叶似枇杷,臃肿枝头着白花,看到花心*欲滴,家家一树倚篱笆。”是闽府人士郁永河对鸡蛋花的描述,鸡蛋花叶片的确像枇杷树叶,但叶色更绿,比枇杷树明亮,但我并不觉得它臃肿,虽然花朵大,花瓣质地厚,少了几分轻灵,但也不能用臃肿来形容,有点儿像那种泡沫材质的假花却是真的。“花心*欲滴“写得生动,忍不住想到了流心鸡蛋蛋*流淌的样子。

鸡蛋花是夹竹桃科植物,众所周知,这个科是个有*的科,所以,很多人都心怀忌惮,唯恐避之而不及,其实,只要不去盲目随意不加处理食用,并不会有什么危险。

在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庙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五树”:菩提树、贝叶榕、槟榔、糖棕、高榕;“六花”:鸡蛋花、荷花、文殊兰、*姜花、*缅桂、地涌金莲)因此,鸡蛋花树又被称为“庙树”,在寺庙里经常可以看到。

不过,在华南地区,鸡蛋花到了冬天就会落光树叶,铅灰色的树干密密匝匝,状如海底珊瑚。

鸡蛋花凋谢会整朵整朵落地,果断而决绝,绝不拖泥带水。俯身拾起一朵鸡蛋花,也是爱花人俯首可得的幸福。鸡蛋花除了*白色,还有粉色。有的深粉,有的浅粉,有的接近于红,各不相同。不过,没有了鸡蛋的配色,觉得就不配再叫鸡蛋花了呢。

小风车一样的鸡蛋花以自己的方式在四季轮回里旋转着,美丽着。

不只美丽,灵*亦有香气。

Flower

文字:云朵

图片来源于网络,致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beyond.com/afhpz/369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