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她既不生长在沙漠,又与玫瑰无近缘或相像之处,却有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名字——沙漠玫瑰!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9日)在华南植物园寻访一圈发现,沙漠玫瑰在深秋时节成为园中最耀眼的植物:植株短小,根茎肥大,一朵朵喇叭状花朵仰天盛放,鲜红妍丽,娇艳诱人。
沙漠玫瑰(Adeniumobesum.)长在石岩沙堆缝隙。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普旅游部工程师李碧秋介绍,沙漠玫瑰(拉丁学名:Adeniumobesum.)其实并不是生长在沙漠地区的玫瑰,与玫瑰也没什么近缘关系或相像之处,她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其名。人们常说的玫瑰是蔷薇科蔷薇属的玫瑰,而沙漠玫瑰则是一种多肉植物,来自夹竹桃科沙漠玫瑰属。她还有几个好听小名,也称富贵花、沙红姬花、亚当花、矮性鸡蛋花、小夹竹桃等,欧美地区把她称为称为沙漠蔷薇或沙漠杜鹃。
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属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多肉灌木或小乔木,树干肿胀;在在原产地可长至2.5米高;每年4-5月和9-10月开两次花;单叶互生,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椭圆形,长达15cm,全缘,先端钝而具短尖,肉质,近无柄。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原产地为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花盛开时美丽,多用于栽培观赏。
沙漠玫瑰
美丽不香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南植物园,沙漠玫瑰与同在这个季节盛花的紫蝉、*蝉有某种神似,都没有香味,柱头藏在花冠筒底部,紫蝉(Allamandablanchetii)、*蝉(Allamandaschottii)为“空花无蕊”,雌蕊雄蕊均隐藏,沙漠玫瑰雄蕊可见,雌蕊隐藏在冠喉中。它们都来自热带植物区系的主要科——夹竹桃科。
紫蝉(Allamandablanchetii)与沙漠玫瑰同属夹竹桃科。
顺便说一下,沙漠玫瑰的生长习性是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耐干旱,忌水湿,以富钙质、排水好的沙壤土为宜,冬季温度不低于10℃。有时冬天落叶,以减少水份蒸发,有助御寒;本身则进入冬眠状态,故不宜多浇水和施肥料。在温湿的生长期内,必需日照,促进光合作用。长期过阴则易枝叶软垂,而且很难再孕花。
*蝉(Allamandaschottii)与沙漠玫瑰同属夹竹桃科。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丹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