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或庭院中,常可见到夹竹桃的身影,它四季常青,花期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秋天,人见人爱。饶有趣味的是,这种植物酷爱“模仿秀”。它本是一种夹竹桃科植物,茎和叶却长得眼竹一样,花茎碧绿青翠,一节紧挨一节,酷似竹节,叶片三个一组,呈长长的披针形,酷似竹叶。叶片边缘异常光滑,主脉从叶柄笔直地长到叶尖,上面覆有一层薄薄的“蜡”,跟竹叶一样,这层“蜡”能替叶子保水保温,帮助植物抵御严寒。夹竹桃桃的花则貌似桃花,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深红色或白色,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经过“模仿”,夹竹桃一跃成为庭院观赏植物中极受欢迎的品种之一。但是,剥去夹竹桃艳丽光鲜的外衣,会发现,它的每一寸肌肤都藏有剧毒,是十足的“美人巫婆”!据美国毒物控制中心报告,美国每年都有上干例夹竹桃中毒事件发生;在我国香港曾发生因用夹竹桃枝烹调食品或搅拌粥品而致死的案例,台湾也曾发生因用夹竹桃枝当筷子引起中毒的案例,江苏也出现过误食夹竹桃中毒的案例。同样,夹竹桃中毒现象也会发生在动物身上。家畜家禽误食其树叶、树皮后,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症。夹竹桃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原来,夹竹桃原产于印度、伊朗和阿富汗,于15世纪传到我国,原名“甲子桃”,传说60年结一次果。后来,名字被误传为“夹竹桃”。或许,“夹竹桃”也是人们对它恶意“模仿”竹和桃的一种曝光“假竹桃”嘛!夹竹桃的茎、叶、花均有剧毒,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夹竹桃甙,人、畜误食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心悸、脉搏细慢不齐、流涎、眩晕、嗜睡、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会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甚至死亡。夹竹桃就算化为灰烬其毒性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产生的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对人而言,仅食用10至20片叶子,就能中毒;对婴儿而言,一片叶子足以致命;对于动物而言,以体重与误食夹竹桃的量的比例计算,只要平均每千克体重食用0.5毫克夹竹桃就可以致死。既然夹竹桃有毒,园林部门为何还要广为栽种呢?原来,夹竹桃有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和浄化空气的作用,特别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抵抗、吸附作用,它即使全身落满了灰尘仍能旺盛生长,所以在园林界被称为“环保卫士”。此外,夹竹桃成长速度快,花期能从5月一直持续到11月,成长性、观赏性和环保性都极佳,所以全国各地的园区、道路、小区和单位都广泛栽种。还有,夹竹桃虽然有毒,但毒性隐藏在叶、花及茎干处,即使折断花枝,汁液沾到皮肤上,只要不进入腹内也不会引起中毒,因而在栽培过程中,很少有中毒的报道。需要注意的是,万一误食,要立即洗胃,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此外,夹竹桃还有一定的药用功能,能强心利尿、定喘镇痛,不过很少用在临床医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