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一棵小桃树
学习目标
识记贾平凹的文学常识。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褪、忏悔、哆嗦、矜持、服侍、猥琐、渺小、*魄、幼稚、颤抖、赤裸、血气方刚、轰轰烈烈、祸不单行等。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难点)用比较的阅读方法,寻找小桃和“我”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题目解说
“一棵小桃树”既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又是作者感情的寄托。题目点明了写作的主要对象,又暗含了文章的主旨。
作者名片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贾平凹以小说出名,散文也独具一格。代表作: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等。
生字词
忏(chàn)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细雨声。
矜(jīn)持:庄重;严肃。
孱(càn)头:软弱无能的人。孱,瘦弱,软弱。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猥(wěi)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血气方刚:(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垂垂,渐渐。暮,(时间)将尽、晚。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摞(luò):量词,用于重叠放置的东西。
懊丧: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灼灼(zhuó):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刹(chà)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段落分析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部分(1段):引文部分,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并在对小桃树的同情爱怜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对自我、对生活的“忏悔”“安慰”,暗示小桃树对“我”的特殊意义。
第二部分(2段):写眼前情景,开花的小桃树遭受风雨摧残,抒发了作者怜悯、痛心、惋惜、自责、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第三部分(3-8段):写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
第四部分(9-14段):又回到眼前的情景,生动地描写了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的情景。呼应开头,赞颂了小桃树顽强不屈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含蓄地揭示出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主题归纳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书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抗争,不懈地追求。
课内达标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的一项是(C)
A.一摞(luò)矜持(jīn)垂老(chuí)马嵬坡(wéi)
B.苦涩(sè)忏悔(chàn)孱头(càn)火灼灼(zhuó)
C.刹那(shà)执着(zhuó)服侍(shi)猥琐(wěi)
D.渺小(miǎo)*魄(pò)幼稚(zhì)赤裸(luǒ)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早晨起来,就溪溪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淅淅沥沥)
B.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竞将它忘却了。(竟)
C.因为它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惹人废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了。(费神)
D.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孱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
B.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C.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D.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
(灼灼:句中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亮的样子。)
4.文学常识填空
《一棵小桃树》选自《平凹散文》,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