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春秋夹竹桃

北京治白癜风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夹竹桃

夹竹桃科,夹竹桃属

NeriumoleanderL.

(Apocynaceae)

说起夹竹桃,你不一定能记得它花的模样,但可能想得起花的桃红色,或许还有它柳叶形的叶子。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里说它花娇艳如桃花,叶狭长似竹,所以被称为夹竹桃。竹、桃的意思很好理解,为何被称为夹竹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最近看到一株白色夹竹桃花,新长出的三枚尖叶合抱如夹子状,老叶子三枚轮生,合抱枝干,或许夹竹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这株重瓣夹竹桃上有的花还未完全打开,可以看出5裂的花瓣是右旋覆盖的。

有的花冠已经完全张开,能清楚看到花冠里还有一层边缘流苏状撕裂的副花冠。这个很特别的结构让花冠整体看起来比较坚固。

地上有些掉落的花,随便捡一朵把花冠筒撕开,就能看到里面有5枚雄蕊着生在花冠筒的内侧壁上,花丝很短,花药箭头状,花柱丝状。

夹竹桃花的花冠筒结构看起来是通过昆虫的头部和口器来传粉的,说起来它对传粉虫媒还有些欺骗性。它的花有香味,会吸引蜂虫造访,不过当它们在花冠筒底部探索一番后,会发现并没有蜜汁回报。

也许这些蜂虫还会飞到其它的花上再尝试一番,直到 一无所获地离开。尝试的次数可能很有限,但对花来说却也足够结实了,而且量还不少,一个蓇葖果里的种子数量大就有多粒。

美丽的花儿看来也会耍些小心计。当然,这是以人心来度量花儿的说法。要是从自然能量转化的视角来看,夹竹桃花特殊的副花冠结构也许已经消耗掉了本来可用来分泌蜜汁的能量。因为每种花总体可转换的能量都有一个上限,花色、花型、气味、蜜汁等吸引虫媒的几种显现性状之间,存在着制约和平衡,某个性状变得突出,相应的其它性状可能就会被弱化。

夹竹桃是单种属,分布很广,亚、欧、北美都有它的身影,可见它的环境适应性很强。

它的花期也很长,从春季一直持续到秋季。明代唐顺之有首咏夹竹桃的诗就描写了这个特点,说它“春至芬香能共远,秋来花叶不同残”。

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可能是最早记载有这种花的中文古籍,不过名字是枸那花,“叶瘦长,略似杨柳。夏开淡红花,一朵数十萼,至秋深犹有之。”

夹竹桃这个名字在明代的时候可能才被广泛采用。周文华在《汝南圃史》中称,“夹竹桃,本名枸那花”,除援引范成大的描述外,还援引《八闽通志》和《闽中记》说法,指其还被称为俱那卫、渠那异,“其种来自西域,木高丈余,今名夹竹桃,谓花似桃,叶似竹也”。

夹竹桃的拉丁学名属词Nerium取自古希腊人对一种水边生长植物(nerion)的称谓,种加词oleander意思是叶子像油橄榄的植物。

中文夹竹桃科和夹竹桃属名一致,但夹竹桃科的拉丁学名Apocynaceae和夹竹桃属名Nerium不同,取自罗布麻属(ApocynumLinn.)的名称。

灵山絮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陈令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beyond.com/afhzz/351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