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安娜LicorneUnique
hello,我是安娜
你没听过她的名字
但或许看过她的故事
▼
友人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莱顿的思绪:
“我找到了你的‘伊菲革涅亚’!她 够格!”
“在哪儿?快带我去见见!”莱顿夺门而出。
眼前青涩的女孩肤白如雪,一双紫罗兰色的瞳孔溢着浪漫的光,金色波浪卷发如羊毛般蓬松柔软,身体的每处线条都“古典”得恰到好处。莱顿看得几乎屏住了呼吸——这个希腊神话人物般丰腴而不腻的少女,简直为绘画而生。
莱顿似乎有了像赛蒙初见伊菲革涅亚般的悸动
“就是她了!”莱顿难掩兴奋,半年的苦寻终于可以画上句号。少女欣然应允为莱顿做模特,八个月后,他的恢弘之作《赛蒙和伊菲革涅亚》问世。
《赛蒙和伊菲革涅亚》是薄伽丘《十日谈》中第五天的故事/莱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
月亮初露浅唇就给大地蒙了一层浓烈的橘色,美丽的伊菲革涅亚在树下睡得正酣。她双臂举过头顶,定格在刚伸的那个懒腰上。少不更事的赛蒙被她的姿容迷倒,决心变成一名博学的绅士。
一袭丝滑的薄被轻搭在身上,
保了体面又勾勒出诱人曲线。
肌肤只露出脸颊、脖颈和双臂,
就把一旁的赛蒙迷得失了*。
画中这位“睡美人”,便是19世纪英国 画家莱顿的灵感缪斯——多萝西戴恩(DorothyDene)。
缘起——初见便惊鸿
多萝西原名艾达,年出生于伦敦新十字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年幼时父亲便抛妻弃女,不久母亲也不幸离世,她与三个姐妹决定去伦敦南肯辛顿谋生。
艾达(AdaAlicePullen,-)出众的美貌在当时艺术家云集的南肯辛顿必然是藏不住的
年,命运青睐了20岁的艾达,她凭借不凡的美貌,成了当时 学院派画家、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莱顿勋爵的天选之子。
弗雷德里克莱顿勋爵(FredrickLeighton-)英国 画家、雕塑家、学院派代表人物。
圣列的行进/莱顿/年/英女王维多利亚购得,至今仍是皇室收藏的一份子
莱顿年轻时周游欧洲,受古典艺术浸润,钟情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因此一直在寻觅一副古典雕塑般完美的人体,以实现自己的创作。
《赛蒙与伊菲革涅亚》中,伊菲革涅亚身上的一袭薄被便是莱顿研究曾藏于帕台农神庙的三女神雕塑所穿的服饰的成果/大英博物馆
《赛蒙与伊菲革涅亚》是艾达和莱顿的初次合作,也是两人彼此成就的艺术品之一。此后,艾达便成了莱顿之后许多画作的专用模特。
莱顿创作的艾达画像
年,莱顿受友人之托,为其庄园创作了一副《达格的仙女》:流经庄园的达格河轻抚河岸,仙女便从谷间孕育。仿佛她仙术一施,瀑布即化作了轻遮躯体的布缎。
仙女身材高挑却有婴儿般的面庞,脸颊挂上的两朵红晕在嫩白的肌肤上显得尤为可爱。她双手捧心,微微颔首,好一个羞态可掬。
可到底是人无完人,多萝西虽说美貌可人,但她说话的口音在当时社会不显“高级”,为此也受到不少讥诮。尽管如此,她却有个除做模特以外的梦想。
缘深——持续的灵感
多日的相处让画家和模特二人打开了话匣,艾达向莱顿倾诉自己想成为话剧演员的想法。莱顿认为艾达有着无可挑剔的脸蛋和身材,表示此事可行。
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操着艾达现在这口不太悦耳的“乡音”可不行!于是俩人在作画之余又上起了“语言课”。
不仅口音要改,好听的艺名也是加分项。两人通力合作,艾达选了自己早逝妹妹的名字“多萝西”,莱顿则帮她选“戴妮”做姓,甚至将她推荐给大名鼎鼎的萧伯纳。演艺新人多萝西戴妮(DorothyDene)就此诞生了。
莱顿向朋友乔治萧伯纳引荐了自己“培养”的新星,希望友人可以在演艺事业上助戴妮一臂之力
可惜多萝西虽美貌出众,演技却实在无可圈点之处。难得的是,莱顿一直是她的忠实观众,常坐在观众席为她拍手叫好,也是在这时期,她给了他更多绘画灵感。比如这次,多萝西扮演了莎翁剧作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狄蒙娜。
苔丝狄蒙娜/年/莱顿故居博物馆
苔丝狄蒙娜孩童般澄澈纯净的眼眸就像她那颗未经世俗沾染的心,她深爱并且崇拜着自己的丈夫奥赛罗,可丈夫不知从哪里听得胡言认为自己对他不忠——
她以单纯入世,却未曾想世界竟抱她以“浑浊”,心中的不解和惆怅全都写在了她微锁的眉间。
苔丝狄蒙娜是莎士比亚 悲剧《奥赛罗》中的女主人公,因被小人诬陷而死于丈夫奥赛罗手中
没有演员不想做主角,无奈多萝西多数只能出演一些小角色。只有在画家心里,她才是莎翁剧作中最纯洁无暇的女孩。
的确,莱顿画笔下,多萝西非“纯“即”美”,大部分时候都以艺术作品中善良美丽的形象示人。年的画作《沐浴的普赛克》便又是一例。
希腊神话中,凡间女子普赛克拥有连美神维纳斯都嫉恨的容貌,而丘比特(维纳斯之子)却爱上了她。该幅画作描绘普赛克梳洗沐浴的场景。多萝西扮演的她,每一处都像艺术品般完美,雕塑般柔滑的肌肤细腻诱人,不愧是威胁到维纳斯的女子!
维纳斯因嫉妒普赛克的美貌且怒于儿子爱神丘比特爱上了她,下达神谕要求普赛克的父母将她遗弃荒山嫁给“非人”,但事实上她每夜都被西风之神送到丘比特榻上。
虽说多萝西演技平平,但过人的外表依然使她备受一些品牌商的青睐。
19世纪80年代开始,多萝西的照片常出现在烟盒上
多年的艺术浸润加之莱顿的培养,让多萝西从最初那个略带乡野气的小姑娘,成长为一名可以登得大雅之堂的窈窕淑女,莱顿出席活动时,她常伴其侧。
莱顿也通过一幅幅画作中对多萝西理想化的描绘,将她从籍籍无名的模特儿“打造”成为广受赞誉的“艺术作品”。别说诸位赏客,想必连模特自己都无法从画中的完美世界轻易抽身。
多萝西的“油画之旅”不曾终止。时隔10年,她再以睡美人的姿态给画界带来惊喜。
燃烧的六月/年/波多黎各庞塞美术馆
炙热的阳光给海面披了一层金衣,空气里充斥着炎夏浮躁慵懒的气息。少女蜷缩在大理石长凳上安详熟睡,橙色的长裙如同熊熊烈焰却不扎眼,浓郁的色彩衬得她如烈日般耀眼。
该画作被称为“南半球的蒙娜丽莎”,是庞塞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少女睡得正酣,头顶开得正旺的夹竹桃却给恬静的氛围又增加了一丝危险气息。
夹竹桃因汁液含剧*,常被用来象征死亡。
莱顿与多萝西年龄相差30岁,两人的合作终究有天会走到尽头,到时这件由艺术家一手“雕琢”的艺术品,又将何去何从?莱顿是否嗅到了危险,才绘出了开在少女头顶的夹竹桃?
缘尽——终有一别
年,莱顿已步入暮年,身体大不如前。在去世前,多萝西再次为他 的作品担任模特:画中的克莱蒂双膝跪地,绝望地向天空张开双臂去感受太阳的温暖,可太阳光眷顾了世间每个生灵却唯独撇过了她。
克莱蒂悄悄爱上了姐姐的情人阿波罗,嫉妒使她向母亲进谗言。母亲大怒赐死了姐姐,阿波罗因此对克莱蒂心生恨意,克莱蒂在爱而不得的痛苦中死去/年/莱顿故居博物馆
多萝西作为模特,表现出的绝望是如此真实,让人不禁纷纷猜想:这幅画是否是她的真实写照?是否她也爱上了艺术家,却曾因种种原因遭到拒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现实里,莱顿一生未婚,弥留之际,他将多萝西唤至床边,看着眼前这个陪他走过了17年的创作生涯、助他呈现了多幅得意画作的女孩。他留给她英镑(约合今日万英镑)的遗产,感谢她的相伴,也希望给她的余生一份保障。
孤独/大约年/玛丽希尔美术馆
可叹的是,多萝西却无福消受,莱顿去世后的第三年,终身未婚的她也因病离开了人世,年仅40。两人之间的种种也随着她的离世,成为 的秘密。但二人之间的故事却从未被遗忘。
莱顿于年在其工作室拍摄的 一张照片,该工作室如今已变成了莱顿故居博物馆/照片藏于英国历史档案馆
剧作家萧伯纳、也是莱顿的好友,所创作的《窈窕淑女》为这段关系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剧中卖花女伊莱莎和语言学教授希金斯的原型,便是多萝西和莱顿。
伊莱莎经教授半年的语言训练,由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卖花女变身成外交舞会上的“外国公主”。可如此这般的阶级跳跃却让伊莱莎无所适从,她无法再回到以前的卖花生活也无法在上流社会真正获得一席之位。
艺术创作总有一种亦假亦真的神秘,绘画如此,戏剧亦如此。萧伯纳这位二人关系的旁观者,以更犀利的眼光发现了这段合作的危险之处——
多萝西作为莱顿的专属模特,在他离世后的三年里,或许也曾像伊莱莎一般卡在理想和现实夹缝中痛苦喘息过。
希腊神话中,缪斯是九位文艺女神的总称,常出现在众神或英雄们的聚会上轻歌曼舞,带来愉悦。凡是得到了缪斯女神芳心者,便会如同手握神来之笔,茅塞顿开。
艺术创作的光环总是笼罩在创作者和作品之上,而对于背后的灵感缪斯,人们却常常知之甚少——不可否认的是,正是TA们与艺术家之间灵*的碰撞,才迸发出了作品上那些耀眼的火花。
赫斯珀里得斯的圣园//弗雷德里克莱顿/利弗夫人美术馆
无论如何,多萝西的美貌和她与莱顿的故事终究给艺术史添上了不可忽视的一抹亮色,她不该被遗忘。
小编
安娜秋虫子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原标题:《她是“纯欲风”鼻祖、《窈窕淑女》原型,却一生爱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