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浅曾说,
有段时间自己只有两个去处,
一处是青丘之国,
一处便是相隔不远的十里桃林。
可见纵是神仙,
也被这灼灼桃花所吸引,
让那清馨桃香绕上心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人崔护亦是在桃花林下迷了眼
题下这首无尽相思的古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便常用来形容
女子的面容如桃花般明艳娇美,
当然,
历代画家一定也不会放过它。
宋
宋佚名《碧桃图》
宋佚名《桃花山鸟图》
宋赵佶《桃鸠图》
宋人描绘的花鸟画,重视写实,笔法精工,用线工整劲挺,设色轻淡素雅。画面层层晕染,富有层次变化和立体感,善于体现自然的形态,深得写生之妙,极富有生趣。
元
元王渊《桃竹锦鸡图》
元钱选《花鸟图卷-碧桃》
元代花鸟画作为文人画的一个分支,凸出标志是单纯地以水墨绘画花鸟,落实在花鸟画的笔墨上就是清淡的水墨写意。王渊水墨花鸟,以墨色渲染,浓淡有致,线质分明,画面无彩胜有彩,秀丽中见浑朴。钱选善作折枝花木,用笔尽劲,精巧传神。元代画法严谨写实,兼工带写,洋溢着生动潇洒的野逸之趣。
明
明陈洪绶《林亭清话图》
明周之冕《百花图卷-桃花》
明吕纪《四季花鸟图-春》
明代花鸟画初期以继承和延续宋代院体画为主,用笔精细,设色明艳。中后期多体现文人笔墨情趣,点染烟润,生意流动,或是水墨晕染,勾花点叶,随意之中透着明快和清雅,笔墨挥洒间抒发内心的思想情感。
清
清恽寿平《花卉图册之桃花》
清恽寿平《山水花卉神品册九》
清邹一桂《花卉八开-桃花》
清代恽寿平笔下的花卉多色泽清丽,生机盎然。恽寿平描绘的过程中辅以花道和写生形式,而邹一桂更是亲自培植花卉,细察它们的神态特征。
民国
民国吴昌硕《红霞》
民国溥儒《折枝桃花图》
民国时期海派大家吴昌硕以金石线质如画一改前朝柔媚之风,近代溥儒先生则方折之笔入画,健挺劲秀。
古人笔下的桃花,
有的花团锦簇,鲜红娇嫩,
有些含苞待放,清香素雅。
当代画院-千竹书院又是如何描绘
他们眼中娇艳芳菲的桃花呢?
千竹书院
千竹书院方严《春花团簇》
千竹书院方严《独赏春枝》
千竹书院方严《折枝桃花写生》
千竹书院觉庐《蛱蝶桃花》
千竹书院觉庐《春风翠羽》
千竹书院万亨《写生折枝桃花》
千竹书院万亨《东风先上小桃枝》
千竹书院万亨《春水恋桃花》
·
·
·
岁岁东风
桃花依旧
粉姿态待人写
九
篁
草
堂
·
一
个
关
于
书
画
艺
术
与
生
活
美
学
的
原
创
传
播
平
台
本期编辑
子禾
学术指导
萬亨
本期文案
小天
友情指导
瓮庐
元庐
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