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自渡散文集孤独是人生常态

今天分享一本我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的书叭,并非是书不好,而是越读下去,想得越多,联想到自己,剩下的便满是孤独。

读一纸散文,悟一念遐思。悲喜自渡,让人难悟。季老的这本《悲喜自渡》收录了他30多篇精选的散文,我一向是不太读的进散文的,这本书我也读得十分坎坷,直到后面オ慢慢静下心来看完了。

章讲的寂寞,第二章讲的草木,第三章讲的动物,第四章讲的人。无论讲什么都有其丝丝通透的味道。并不是一定要跌宕的情节オ能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季老的笔触,你能体会这位百岁老人的淡然,文字和季老都是那么纯朴可爱。通篇读下来,或许你没有那么多的记忆点,但是却又对所有东西都那么熟悉。夹竹桃、咪咪、老狗、王妈、母亲、女房东…

杂曾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段话:人生是一趟旅程,万事万物皆是你同车的旅客,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唯有回忆是你此次旅行能获得的东西。季老的散文我能读的进或许也和他的淡然有关系吧,悲不至于过悲,喜也不会过头,就只是淡淡的,淡淡的。

先介绍下作者季羡林先生,他是 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是我国的国宝级人物,他精通多门语言,学识渊博,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季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对老先生自是敬仰万分。

再聊聊这本散文精选集《悲喜自渡》,“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初读封面下方的几句话,便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名字缘由。

书内共分四章:寂寞我想逃 草木心万物多欢喜聚散本无常。从回忆故乡生活开始,“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月亮是那么温柔,能够包容我们对故乡的思念;月亮又是那么冷漠,照在我身上的时候冰冷没有温度。

季先生的散文淳朴自然,典雅端庄,平淡中饱含深情。“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

大学以前偏爱散文,如今工作以后,心性不如从前,遇事很容易急躁心烦,很难静下心来看一本书。走进这本书虽能给我片刻的安宁,可是经常读不进去,也不知道是越来越不如从前了,还是一直就没平静过。难道是越深入社会越接近世俗就越不安?

可能是,也可能原因就在自己。面对突然顿悟的孤独,成长以后不再单纯、不再无所顾忌,朋友慢慢变少,家人渐渐变老,到 发现身边连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不敢再放肆宣泄情绪的时候,做事小心翼翼的时候,才发现,孤独才是本色,孤独才是人生常态。

結尾反思一下自己吧,今天负面情绪也有些多,没太多耐心,没有平静温和,正是这样,才需要读一读让人清醒又平和的这本书,在夜晚抚平一天的烦躁不安。

幽虽然孤独,但可自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beyond.com/afhpz/394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2